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指标内涵及相关主要观测点 |
1.实验教学
(40分) |
1.教学理念
与改革思路
(10分) |
①学校具有清晰的发展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重视实验教学改革,注重深化校企合作,相关政策配套落实
②实验教学改革和实验室建设思路清晰,有良好的工程教育改革思路,行业专家、企业专家共同参与制订高校人才培养方案,可操作性强
③实验教学定位合理,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实践训练)统筹协调,安排适当 |
2.教学体系
与教学内容
(10分) |
①建立与理论教学有机结合,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分层次的实验教学体系,行业专家、企业专家共同开发系列课程,把企业实际项目嵌入高校实践训练体系,同时在企业应开设实验(实践)课程或者学生到企业完成毕业论文(设计)
②教学内容注重模拟企业真实的生产生活状况,与科研、工程和社会应用实践密切联系
③实验(实践)教学大纲充分体现工程人才培养指导思想,实验课程、实验教材、实验项目不断改革创新,有利于学生工程实践及创新能力培养
④学校与企业密切合作,除承担学历教育的实践教学外,还承担企业工程人员培训任务,高校教师与企业人员双向兼职,合作开展技术与产品研发 |
3.教学方法
与教学手段
(10分) |
①重视工程实践教育,着力提升学生的工程素养,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
②改进实验教学方法,按照专业岗位(群)的能力要求和教学大纲组织和实施工程训练,在实际工作环境中进行培养训练,实现校内培养、工程训练和企业岗位实践的有机融合
③实验教学手段先进,引入现代技术,融合多种方式辅助实验教学,鼓励学生参与企业技术创新和工程开发
④建立多元人才考核与评价体系,与合作企业共同制订培养标准和考核要求,共同对学生进行综合考核和评价 |
4.教学效果
与教学成果
(10分) |
①学校和企业深度融合搭建平台,为学生构建一套完整的校内外实验(实践)课程体系,学生兴趣浓厚,总体评价优良
②积极支持开展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踊跃,获得的科技成果多,有正式发表的论文、专利或省部级以上竞赛获奖等
③实验(实践)教学成果丰富,有省部级以上教学成果奖、优秀教材奖、优秀课程奖(精品课程)、优秀课件奖等
④注重共享共建、合作互利,有比较广泛的辐射和示范作用 |
2.实验队伍
(20分) |
5.队伍建设
(10分) |
①学校重视实验队伍(包括教学、技术和管理队伍)建设,规划合理
②政策措施得力,能引导和激励教师积极投入实验教学,有吸引高水平学科带头人、企业专家、行业专家参与实验(实践)教学的政策措施
③实验队伍培养培训制度健全落实,富有成效 |
6.队伍状况
(10分) |
①实验教学中心负责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或博士学位,鼓励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担任负责人
②实验教学中心队伍结构合理,专兼结合,核心骨干相对稳定,与理论教学队伍互通,富有科学研究与工程实践经验;专职人员中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或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不少于30%;有一定数量的企业高级职称以上的技术人员和高级管理人员担任兼职教师
③实验教学队伍教风优良,治学严谨,勇于探索和创新 |
3.管理模式
(20分) |
7.管理体制
(5分) |
①有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机制,设有校企共同参与的专门管理机构,双方签订合作建设协议并有良好的运作基础
②实验(实践)教学资源集成整合良好、统筹调配,有企业实训基地作支撑
③实验教学中心主任负责制 |
8.信息平台
(5分) |
①建有网络化实验教学和实验室管理信息平台
②具有丰富的网络实验教学资源
③实现网上辅助教学和网络化、智能化管理 |
9.运行机制
(10分) |
①实验教学开放运行,保障措施落实得力,中心运行良好
②管理制度规范化、人性化,以学生为本
③实验教学评价办法科学合理,实验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完善, 制定有校企合作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建设标准,实行定期评估机制,培养效果有保障
④实验教学运行经费投入制度化,学校注重经费投入,基础设施和配套建设经费充足 |
4.设备与环境
(20分) |
10.仪器设备
(10分) |
①实验室集教学、科研、生产、培训多种功能于一体,装备先进,组合优化,配置合理,满足实验教学要求
②仪器设备使用效益高,为学生开展综合性、创新性训练提供支撑
③自主开发研制的实验仪器设备占有一定比例,能根据行业企业发展需要进行必要的技术革新和创新实验研究,体现行业技术发展水平,在同类型实验室中具有特色和比较优势
④鼓励企业捐赠仪器设备与高校共建实验室 |
11.维护运行
(5分) |
①仪器设备管理制度健全,固定资产账、物相符率达100%
②维护措施得力,设备完好率达90%以上
③仪器设备维护经费足额到位,仪器设备平均年更新改造率符合标准(机电类5%以上,电子仪器8%以上,计算机15%以上) |
12.环境与安全
(5分) |
①实验室面积、空间、结构布局科学合理,满足教学需要
②实验室设计、设施、环境体现以人为本,安全、环保符合国家标准,应急设施和措施完备,重点场所应实行实时监控
③具有校级实验室安全工作制度
④建有完善的师生安全教育管理体系,经常开展师生安全、保密和知识产权保护等教育,警示标志醒目 |
5.特色项目(10分) |
实验教学中心在实验教学、实验队伍、管理模式、设备与环境等方面的改革与建设中做出特色鲜明、富有成效、有积极示范推广意义的成果。 |